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利用文化部党校资源优势,在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中央党校教学要求进行文化部系统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扎实有效地提高文化部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文化部中心工作和部党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要求,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学习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当代世界思潮和当代世界民族宗教等课程和其他方面的必备知识,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认真学习、思考、研究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提高文化部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二、教学方法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倡导研究式教学,坚持自学为主和读原著为主,加强研讨,发挥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三、学习时间
2014年10月13日—2015年1月8日,共65个学习日。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
(一)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5个学习日(10月13至17日)
1.开学典礼暨文化部党校揭牌仪式;
2.收看刘云山校长在中央党校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录像;
3.收看“教学引言”录像;
4.收看中央党校分校成立30周年专题片;
5.教学计划说明和管理制度宣讲;
6.拓展训练;
7.分组讨论:如何实现“三个转变”,完成党校学习任务;
8.入学摸底测试;
9.成立学员临时党支部。
(二)基本理论课程: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第一单元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研究:12个学习日(10月20日至31日)
专题辅导:以中央党校课程为主。
1、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杨春贵)
2、《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周为民)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辅导(刘海涛)
4、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边立新)
5、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思想(张燕喜)
6、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秦 刚)
7、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叶庆丰)
8、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曹 普)
9、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谢春涛)
单元研讨交流: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
2、为什么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
3、新时期如何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彻落实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如何破解?
在探讨上述各项问题过程中,请同时结合具体工作实践,谈谈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及感受。
考核:检查读书笔记、研讨提纲
阅读书目和辅导教材:
基本教材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共产党宣言》(一)(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节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二)(三)
《论合作社》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2、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整顿党的作风》
《新民主主义论》
《论十大关系》
(以上篇目见《马列著作选编》(修订本)、《毛泽东著作选编》)
辅助教材
1、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金春明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15个学习日(11月3日至21日)
专题辅导:以中央党校相关课程为主。
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辅导(韩庆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贾建芳)
3、科学发展观研究(田应奎)
4、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历史经验与路径(杨秋宝)
5、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王天义)
6、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赵振华)
7、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刘学军)
8、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张恒山)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陈宇飞)
10、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强国(周熙明)
11、社会事业改革与改善民生(吴忠民)
12、创新社会治理(向春玲)
1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李宏伟)
14、世界格局新变化与战略机遇期(宫 力)
15、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潘 悦)
16、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王长江)
17、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张荣臣)
单元研讨交流: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如何理解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
3、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4、如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如何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深化改革的能力?
6、如合通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校如何贯彻落实这一党建新要求?
考核:检查读书笔记、研讨提纲
阅读书目及辅导教材:
基本教材
1、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胡锦涛: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习近平: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
5、党的十二大至十八大报告: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6、有关中央文件: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上篇目见《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和《入学教育学习文件》)
辅助教材
1、郑必坚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虞云耀主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3、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5、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
6、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当代世界问题概论》,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等编写:《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年版。
8、《中央党校老讲稿》。
(三)党性教育课程与党性分析:15个学习日(11月24日至12月12日)
1、专题辅导:以中央党校和文化部党校课程为主。
(1)深入学习和严格执行党章,增强党性修养(张晓燕)
(2)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罗平汉)
(3)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刘宝东)
(4)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教训(姜 跃)
2、党性教育现场教学
赴革命老区或群众路线教育基地进行党性教育,接受党的优良传统教育,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引导学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穿插在三个月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安排。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3、党性分析
(1)结合思想实际制订党性锻炼计划。
(2)阅读分校编发的《学员党性锻炼读本》,并按照要求撰写心得体会。
(3)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和反对“四风”问题,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党性分析材料要针对个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做出专门剖析,敞开思想、触及灵魂、深挖根源,明确改进方向和整改措施。
4、研讨交流
(1)党员干部如何学习好、遵守好《党章》,做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的模范和表率?
(2)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3)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信念动摇、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党员干部如何深刻认识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4)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结合单位、部门和自身思想实际,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5)反腐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腐败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
(四)综合知识与能力训练:13个学习日(12月15日至31日)
专题辅导:以中央党校和文化部党校课程为主。
1、西方经济学理论(王东京)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问题研究(陈宇学)
3、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施 红)
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黄小勇)
5、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高祖贵)
6、大国崛起中的软实力建设(赵 磊)
7、领导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刘炳香)
8、提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刘永艳)
9、网络时代的文化领导权研究(秦 露)
单元研讨交流:
1、处级干部岗位能力建设的一般要求。
2、文化行业处级干部岗位能力建设的特殊要求。
3、青年干部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岗位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考核:研讨提纲
(五)行业特色课
以文化部党校课程为主,穿插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课程围绕文化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开设文化政策解读、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课程,邀请文化部领导和相关司局领导、文化领域专家学者等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结合研讨交流开展教学。
1、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后备力量(蔡 武)
2、文化强国战略与文化产业发展(刘玉珠)
3、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和思路对策(张永新)
4、新形势下中国对外政策的若干思考(张沱生)
5、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单霁翔)
6、增强纪律意识 自觉遵守党纪(张申康)
(六)“当代世界”与“形势与任务”报告
穿插在学习过程中进行。
(七)选修课程
1、领导者的演讲艺术(闻闸)
2、如何发布新闻及与媒体打交道(胡凯红)
3、走进音乐世界(周海宏)
穿插在学习过程中进行。
(八)学员论坛
穿插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论坛主题与组织形式由班主任和支委汇总学员意见后商定,并拟定具体方案。
(九)毕业论文撰写与交流
穿插在学习过程中进行。
(十)学习总结、考评和毕业典礼:5个学习日(2015年1月4日至8日)
1、总结鉴定
2、综合考评
3、毕业典礼
考评方式及内容:
1、每位学员写出学习小结一份
2、考评采取:
(1)本人述学。学员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根据综合考评要求进行自我考评。
(2)小组和支部评学。小组对每个组员的学习表现进行评议,临时党支部委员会对每个学员的学习表现作出鉴定。
(3)组织考核。学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和人事管理部门要对学员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考核材料送学员选派单位,并归入本人档案。
注:具体教学安排以每周课程表为准。